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2009 威廉波特

美東時間8/30下午三點,來自台灣桃園縣的龜山國小在賓州的威廉波特(Williamsport)遭遇美西加州隊,爭取威廉波特第40週年的冠軍盃,結果不必多說,雖然龜山國小以3:6敗陣,但在電視機前的我卻被許多純真的時刻感動地一塌糊塗,尤其當小朋友輸球後落下不甘心的眼淚時,我突然覺得這是一個最美麗的結局,這些小朋友在他們童年的某個夏天,一起去了美國,一起分享了勝利與挫敗,最後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學習日子甲子園的精神,收集球場的泥土,帶回童年的某些記憶與失落。







美東時間8月23日,我搭了3個半小時的巴士去了威廉波特,走進那個台灣棒球迷都耳熟能詳的棒球聖地,彷彿身歷一場時光旅行,無奈匆匆茫茫地出門竟忘了帶相機,讓我頗感遺憾。我很訝異主辦單位在開賽前竟播放了國歌,讓在場數百位台僑和留學生開心又感動地大聲歌唱,常聽人家說,在海外聽到國歌會落淚,我試著不要太進入那種情緒,但仍眼光泛紅雞皮疙瘩地度過那幾分鐘,那個時刻,你會有一種衝動,驕傲地想讓別人知道,你來自那座小島。






從國際組與美國組冠軍賽那天起,ABC頻道就全程轉播最後的四場比賽,而且是全美直播,讓我有機會看到更多有趣的鏡頭。台灣小將在國際組冠軍賽對上墨西哥時,一直無法順利突破對方左投的球路,加上捕手漏了幾球丟分,戰況一直很膠著。第五局攻守交替時,台灣教練對小朋友說:「我們一定要搶分,下一局輪到他們三四五棒要上來,我們一定要守住」,並雙手拍著宋文華這位大放異彩的小將肩膀說:「再一局你就是國際組的勝利投手耶!」,宋文華露出靦靦的笑容點頭著,這一幕讓我印象深刻,透過電視聽到這樣的語言,忍不住握緊雙拳想替他們加油,小朋友一雙雙無邪的眼神,讓我看見棒球最單純的感動。


ABC轉播時穿插了很多花絮,還做了衛星空照圖秀出桃園龜山國小所在地、透過動畫表現各參賽球隊所在國家的當地時間並介紹台灣的棒球歷史,說明台灣因為日本殖民的歷史,造成台灣是一個對棒球很瘋狂的小島。球場外面有一個類似路標的裝置,傳達所有參賽隊伍的旅行哩程數,龜山國小花了32小時搭飛機,旅行了7721英哩,都是與會球隊中最多的。



(自由時報)


威廉波特的勝負真的一點都不重要,台灣過去17次的冠軍也因為組隊的爭議和過去作為政治工具的操弄而蒙上許多陰影,當我看見這些小朋友慶祝全壘打的擁抱、失誤的懊惱表情、奮力跑壘的肢體動作、鼓勵隊友的眼神和教練的話語等,我覺得童年有這樣的機會在那麼遙遠的地方,背負著那麼多的期待,為了「想贏冠軍」而流淚,這樣的棒球實在太熱血了。



如果10年後,這些小朋友都能繼續打球,繼續用棒球感動所有人,我想那才是台灣棒球的勝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