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地鐵之歌》 Song of The Subway (紐約版)

最近完成一個新的作品,是「音樂影片」(Music Film)的作業,主要目的在訓練影像與音樂的組合和蒙太奇剪接,這次我的CREW有四個人,所以等於兩天要生產四部影片,於是我在導演課的Crew Meeting問老師我可以用數位攝影機拍嗎?因為拍攝時間這麼短,我也沒有具體的故事想法,我實在不想花大錢買底片拍我沒有準備好的東西,老師說他不在乎我用什麼攝影機拍,只要24P模式就可以,他鼓勵我們用這麼少的時間去作可以作的事,就玩玩看、大膽去作,畢竟目前為止的作業都是在訓練對機器與團隊拍攝的感覺,之後會有比較長的時間可以作自己真的想作的片子。



但後來攝影機check out時,負責的職員告訴我,他沒辦法借數位攝影機給我,因為這個作業理當用底片拍攝,於是我放了我的CREW一天假,跟一個只有見過一次面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前大陸尋奇/苦勞網的「小蕭」借了一台有24P模式的的小攝影機,自己去拍攝,因為在拍攝前我真的還沒有任何點子,我不想浪費另外三個人的時間。



因為沒有「故事」,所以打算作類似「影像詩」抒情調性的短片,大概就是在紐約街頭晃晃拍一些覺得有趣的畫面,但當我困在時代廣場,面對眼前萬頭鑽動的人潮時,那股厭惡的情緒,突然讓我覺得自己不能再做「城市宣傳片」(導遊片),加上剛好聽到Sigur Ros的一首歌,讓我想起地鐵裡混雜的聲音配上那首歌奇妙的化學變化,於是我把主題鎖定在「地鐵」上,企圖拍攝出一種我常在地鐵有的卻難以名狀的感覺,並向Sigur Ros這個我愛的樂團致敬。



難處是九一一後,紐約地鐵為防範恐怖攻擊,禁止拍攝,雖然仍可見很多遊客到處拍照,但為避免過於顯目,我放棄腳架,打算拍一部「全手持」電影,又鑑於地鐵光線和想營造電影感的景深,我全部用慢快門拍攝,所以手持加慢快門考驗著我「人肉腳架」的穩定性,拍攝時,除了躲警察,還要小心不要被取景的對象發現,於是我就鬼鬼祟祟地在地鐵晃了好一陣子,面對了很多異樣的眼光,但幸運的是至少都還平安且順利地拍完。



擷取影片時,學校的剪接設備一直無法擷取HDV模式,嘗試了所有方法都失敗,唯一成功的方法是用DV模式擷取,但結果會從1440X1080的畫素變成720×480,意思是除了畫質衰減外,我的構圖部分會被砍掉,尤其是畫面的左右邊都不見了,即一張16:9的大圖僅從中間部分擷取4:3的比例,當下真的十分傻眼。但放片在即,我還是硬著頭皮用怪怪的比例剪接,期望之後能解決硬體問題,重新運算出16:9的原始模式。



P.S.:因為影片並非我原始拍攝的規格,所有畫面除了速度外,都沒有後置處理和修片,等問題解決後,也許會重新上傳更新版本。





The Song of Subway (New York) from CHEN-CHIH CHAN on Vime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